我是營養師,主修食品科學,在看到媒體新聞一面倒的報導負面消息、負面資訊,我很想跟各位聊聊,一些屬於正面的、積極的資訊。
食物也有自身的化學反應:從最源頭的食材採收、加工、製造、烹調成可入口的食物,會有一連串的、天然化學變化。
舉幾個例子:
1. 豆漿,現磨的豆漿應該帶有綠豆的顆粒、香味;或是濃郁的黃豆味。
天然豆漿怎麼保存?市場上買來的豆漿(通常是塑膠袋裝),回家後請立即倒入容器,讓它開放性的降溫。或者再煮一次,達到沸點後關火降溫,待降到室溫後放入冰箱冷藏。
如果繼續悶在袋中,或是處在悶熱的環境下過久,就會因孳生過多細菌而有「臭酸凝塊」的現象。
我喝過用黃豆粉泡成的豆漿,真是難喝。黃豆粉就是黃豆渣(就是洗碗盤的黃豆粉),是黃豆加工的剩餘產物。既不新鮮,也沒商業道德。果然這家新開幕的早餐店,撐不過第一個月。
如何分辨?老奶奶的舌頭最挑。請教家中的長輩,他們也許都喝自製豆漿,早就習慣純天然的原味,如果他們嚷著「喝不習慣」,建議您,手中的豆漿就丟了吧。
如果您都是喝自製豆漿,市面上任何有添加成分的豆漿,您的味蕾最清楚,不用等待繁複的科學檢查。
2. 貢丸是加了鹽的絞肉(鹽的添加是要讓肉中的蛋白質更有黏性與彈性)不斷拍打、攪拌、揉捏,變成有彈性有黏性的肉泥,用手或機器擠出一顆顆圓球,下滾水燙過,就是貢丸了。
天然的貢丸應該容易咬嚼、比獅子頭口感略硬。太白、太脆、太Q太有嚼勁,也許就是食品添加物的效果。
如何分辨?一樣,訓練自己的味蕾。
當你吃過完全無添加的貢丸,再去吃市售的貢丸,就可以分辨出,差別在哪裡。
貢丸為了保存,可能添加過氧化氫;為了更脆更Q,可能添加硼砂;但要因此都不吃貢丸嗎?
貢丸原無罪,它不過是一團一團的肉泥。
3. 再來討論果汁。這是很弔詭的產品。現榨果汁大家應該多少都喝過,現榨柳橙汁味道應該跟化學調和的柳橙汁,味道差很多。不過還是有人說分不出來,尤其是學生/男性。
好。分不出來也沒關係,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:大品牌XX橘子汽水,大家應該不會期待它會是天然橘子榨出來的果汁吧!可是為了方便、品牌認同感、好喝...等原因,大家仍會去買,捫心自問,我們也該負責。每人都有選擇權利,當你伸手選擇了它,而非自製的青草茶、冬瓜茶、開水...,我們等於選擇接受食品添加物的存在。
撇開這論點不說,如何分辨現榨與化學合成果汁?
其實新鮮水果都怕氧化。當你用攪拌用刀片快速破壞水果原有組織,細胞內的營養成分隨即釋放出來,與空氣中的氧作用,慢慢消耗變質。
蘋果汁剛打完是完美的淡黃色,顏色會隨時間逐漸變黯淡,很不討喜。
為了保留它討喜的淡黃色,於是加入抗氧化劑,或者更乾脆,色素、香料...全部出籠。
如果大家可以接受,現榨水果汁就是褐色,商人又何必費力加入這麼多添加物?
黯淡的果汁喝了會不會對身體不好?答案是「不會」。
果汁的褐變是很正常的氧化反應,除非放太久臭酸(臭酸表示細菌孳生太多,喝了會拉肚子),果汁本身沒問題,頂多營養成分流失一些,如此而已。
所以,你希望你買的草莓果醬是鮮豔欲滴的紅色,還是不討喜的暗紅色?
3. 果醬
果醬通常是玻璃罐裝,根據我檢查市售的果醬,很多都加了「防腐劑」。康X牌、自X牌、XX自有品牌...,在罐身上的成分清單,會寫出「含己二烯酸/防腐劑」。
果醬是高糖低水活性類的食品,通常鹽與糖濃度高的食品,本身就具抑菌效果,唯獨黴菌例外。
多數引起疾病的細菌在水活性0.94(氯化鈉濃度約為10%)以下不會生長;但會造成食物腐壞的黴菌,大多在水活性至0.80時仍可生長,這相當於高度濃縮的鹽或糖溶液。
因此在果醬加入防腐劑,通常是要抑制黴菌的生長。
因為不小心吃進黴菌(劑量未知?),比不小心吃進防腐劑(合法劑量),還要更嚴重,這也是防腐劑為何還是被允許出現在食品中。
但如果非常討厭防腐劑,又保證果醬開罐後一定放冰箱+幾天內就吃完,當然可以考慮,沒有添加防腐劑的果醬。
請大家努力找、認真找,因為國外品牌果醬,很多都是不添加防腐劑的,在此就不多介紹了。
食品衛生管理法對食品添加物的定義:「食品之製造、加工、調配、包裝、運送、貯藏等過程中,用以著色、調味、防腐、乳化、增加香味、安定品質、促進發酵、增加稠度、增加營養、防止氧化或其他用途而添加或接觸於食品之物質」。
其實不是所有「食品添加物」都是bad boy。例如,有的色素與香料是從植物提煉出來,非化學合成。
例如,保健品鈣粉。天然鈣粉是碳酸鈣,從貝殼等原料製成,吸收率並不好,直到與檸檬酸結合,變成「檸檬酸鈣」,吸收率提升了2~3倍,但是這就是需要〝化學變化〞,檸檬酸鈣不能「天然」存在。
我們要拒絕的,應該是〝喧賓奪主〞的添加劑。例如香料+色素+糖+水可以調成一杯果汁,這就太超過了。
osaki22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每次收到這種轉寄信件,就覺得網路謠言真是粥內的那顆老鼠屎;專家通常懶得回答/澄清網路謠言,因為謠言可以不需署名是誰/不需為言論負責/不需給有效實驗數據/一定都有三大症狀:中毒─癌症─致死。
然而,一個有效且負責的研究報告要怎麼寫?一、要署名以示負責;二、文中提到任何致病機轉,文末一定要清楚註明摘取哪篇研究論文;三,用字遣詞謹慎小心,引起〝不必要〞恐慌絕非專家樂見。
所以為何專家不回答網路謠言,因為謠言可以一分鐘寫一篇,負責任的澄清文章要寫一個晚上。我舉以下這篇文來說好了:
蛋糕中的草莓是不能吃的
osaki22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這世界變得很絕對,非黑即白、非我族類即敵人。自己崇拜的信仰教條,像情人的眼睛容不下一粒沙子。
為什麼我會發這種牢騷?
因為我老是被人教唆要選邊站:贊成哺餵母乳,就絕對不可能容許配方奶存在;自己製作的副食品當然天下無敵,拿市售副食品跟我煮的粥比,比玷汙了我的貞節還要嚴重。
我不可以中立嗎?
我不可以自己哺餵母乳,同時也接受其他媽媽有其他考量選擇配方奶嗎?
osaki22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這篇是張中一,醫學工程學士、電機碩士與IE Business School MBA候選人,整理資料所寫的文章。
我個人覺得他寫的很棒!有話直言(可惜這種個性在台灣政界不吃香),不僅用數據說話,頭腦清楚有邏輯性,他的部落格網址如下:
http://blog.xuite.net/chongyie/dead/29603516
整篇文章完整轉貼如下,請各位一定要全部看完再下結論,以免有失偏頗或斷章取義之嫌,謝謝。
osaki22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一、雞湯的「蛋白質」比雞肉高?
當然不是。燉煮很久的雞湯,長久以來都被說是「濃縮」、「菁華」,但事實是,雞湯中的蛋白質含量是非常有限的,主要成份是醣類、油脂、電解質(礦物質)、游離胺基酸與其他小分子物質。
蛋白質是大分子,可被溶解出來在湯裡的,是小分子胺基酸,而且是少量胺基酸,對於成長中的嬰幼兒,必須要佐以其他富含蛋白質食物搭配使用,才夠寶寶需求。
所以要攝取蛋白質,應該還是要吃雞肉,而非雞湯。
但是雞湯也有優點,因為雞肉中的蛋白質對嬰幼兒而言(尤其4個月之前)太大、太不好消化,如果能使用雞湯給寶寶食用,就算只有少量小分子蛋白質(胺基酸),但不會造成寶寶腸胃負擔,其他就用母乳或配方奶等其他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搭配使用,才是重點。
osaki22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
之前發表過市售乳酸菌選購訣竅,發表在知識+的知識團收藏文章中,因為深入淺出的文字,解答某些網友的疑惑,並給予肯定,在此要謝謝你們。不過在瀏覽更多網友的問題,發現有些觀念還是必須澄清一下,所以「市售乳酸菌選購訣竅」便有了續集。
觀念1. 到底是單株菌效果好,還是多株菌效果好?
答案:多株菌效果較好。因為益生菌群聚一起會發揮協同作用→互相提拔、截長補短。
osaki22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很多媽媽常問我寶寶常見症狀與對應方法,而我總是懶蟲上身,今天終於整理出來,歡迎引用,要記得註明出處就好,謝謝。
osaki22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各位媽媽,請珍惜這得來不易的資料。如要引用,請留言並註明出處,謝謝。
|
優生A+ |
S-26 |
亞培 |
(每100公克奶粉) |
|
金幼兒樂 |
資兒樂 |
High Q |
經典 |
製造國 |
荷蘭 |
乳源紐西蘭;新加坡包裝 |
愛爾蘭 |
丹麥 |
熱量(Kcal) |
420Kcal |
450Kcal |
450Kcal |
495Kcal |
496Kcal |
蛋白質 |
16.5g |
14.5g |
15.8g |
18.8g |
18.8g |
脂肪 |
11.5g |
15.1g |
15.8g |
24.7g |
24.7g |
亞麻油酸 |
0.4g |
3.829g |
4.054g |
3.5g |
9.3g |
次亞麻油酸 |
120mg |
450mg |
|
0.27g |
470mg |
AA |
|
12mg |
12mg |
18mg |
|
DHA |
35mg |
8.1mg |
8.1mg |
42mg |
44mg |
碳水化合物 |
65g |
64g |
61g |
49.8g |
49.5g |
灰份 |
4.2g |
|
|
4.7g |
4.7g |
維生素A |
380μg |
225μg |
511μg |
530μg |
530μg |
β-胡蘿蔔素 |
|
95μg |
95μg |
|
250μg |
維生素D3 |
3.8μg |
5.6μg |
7.1μg |
8.38μg |
8.38μg |
維生素E |
4.9mg |
3.8mg |
3.8mg |
8.7mg |
8.7mg |
維生素K1 |
38μg |
22.5μg |
28μg |
41μg |
80μg |
維生素C |
30mg |
54mg |
54mg |
73mg |
73mg |
維生素B1 |
0.46mg |
405μg |
405μg |
0.65mg |
0.65mg |
維生素B2 |
750μg |
721μg |
732μg |
0.74μg |
0.74mg |
菸鹼酸 |
5mg |
5118μg |
5.18mg |
8.38mg |
8.38mg |
維生素B6 |
0.3mg |
450μg |
450μg |
0.94mg |
0.94mg |
葉酸 |
80μg |
23μg |
25μg |
88μg |
88μg |
泛酸 |
2.5mg |
1.351mg |
2.252mg |
2.9mg |
2.9mg |
維生素B12 |
1.13μg |
0.95μg |
1.1μg |
2μg |
2μg |
生物素 |
8.3μg |
9μg |
11μg |
22μg |
22μg |
膽鹼 |
100mg |
|
|
90mg |
90mg |
牛磺酸 |
35mg |
|
|
33.5mg |
33.5mg |
核甘酸 |
|
12mg |
12mg |
20.5mg |
20.5mg |
鈣 |
750mg |
450mg |
518mg |
771mg |
771mg |
磷 |
420mg |
360mg |
360mg |
444mg |
444mg |
鉀 |
700mg |
811mg |
856mg |
1.046g |
1.046g |
鈉 |
200mg |
212mg |
212mg |
200mg |
200mg |
氯 |
480mg |
495mg |
495mg |
480mg |
480mg |
鎂 |
45mg |
45mg |
50mg |
58mg |
58mg |
鐵 |
7.8mg |
5.6mg |
6.8mg |
8mg |
8mg |
鋅 |
3.8mg |
4.5mg |
4.5mg |
3.7mg |
3.7mg |
碘 |
80μg |
86μg |
42μg |
97μg |
80μg |
銅 |
370μg |
410μg |
0.39mg |
440μg |
443μg |
錳 |
270μg |
0.59μg |
0.51μg |
64μg |
64μg |
硒 |
|
|
|
|
|
特殊需求 |
含SA涎酸 |
含α-乳白蛋白 |
乳清蛋白6.9g |
|
含益生菌 |
|
|
含葉黃素 |
葉黃素90μg |
|
含α-乳白蛋白 |
|
雀巢 |
卡洛塔妮 |
桂格 |
明治 |
(每100公克奶粉) |
能恩HA |
一般系列 |
A3系列 |
特選成長 |
|
製造國 |
德國 |
紐西蘭 |
紐西蘭 |
法國 |
澳洲 |
熱量(Kcal) |
492Kcal |
480Kcal |
470Kcal |
457Kcal |
467Kcal |
蛋白質 |
22g |
20.4g |
18.3g |
14.4g |
20g |
脂肪 |
14.76g |
20.6g |
20.6g |
16.9g |
19g |
亞麻油酸 |
4.4g |
2.4g |
2.4g |
8.6g |
2.8g |
次亞麻油酸 |
540mg |
290mg |
290mg |
860mg |
440mg |
AA |
32mg |
|
18mg |
|
|
DHA |
32mg |
9.0mg |
9.0mg |
15mg |
30mg |
碳水化合物 |
58.74g |
51.2g |
53.5g |
61.7g |
54g |
灰份 |
2.5g |
5.0g |
4.6g |
|
4.2g |
維生素A |
544μg |
550μg |
550μg |
450μg |
390μg |
β-胡蘿蔔素 |
|
100μg |
100μg |
124μg |
50μg |
維生素D3 |
8.86μg |
8.4μg |
8.4μg |
7μg |
7.5μg |
維生素E |
4.3mg |
13mg |
13mg |
8.7mg |
6mg |
維生素K1 |
37μg |
62μg |
62μg |
20μg |
25μg |
維生素C |
100mg |
75mg |
77mg |
80mg |
55mg |
維生素B1 |
0.53mg |
520μg |
550μg |
0.7mg |
0.4mg |
維生素B2 |
1.3mg |
1.1mg |
1.1mg |
0.7mg |
1.6mg |
菸鹼酸 |
4.59mg |
6.8mg |
6.8mg |
9mg |
6mg |
維生素B6 |
0.36mg |
520μg |
550μg |
1mg |
0.3mg |
葉酸 |
94μg |
75μg |
75μg |
50μg |
100μg |
泛酸 |
3.2mg |
3.5mg |
3.5mg |
3mg |
2mg |
維生素B12 |
1.44μg |
2.8μg |
2.8μg |
2μg |
2μg |
生物素 |
11.9μg |
22μg |
22μg |
27μg |
12μg |
膽鹼 |
|
120mg |
120mg |
80mg |
60mg |
牛磺酸 |
|
37mg |
37mg |
30mg |
33mg |
核甘酸 |
|
20mg |
20mg |
|
|
鈣 |
550mg |
850mg |
800mg |
800mg |
700mg |
磷 |
367mg |
620mg |
630mg |
550mg |
470mg |
鉀 |
600mg |
720mg |
650mg |
970mg |
970mg |
鈉 |
235mg |
180mg |
160mg |
160mg |
270mg |
氯 |
375mg |
470mg |
410mg |
400mg |
630mg |
鎂 |
48mg |
70mg |
55mg |
80mg |
70mg |
鐵 |
7.2mg |
8.4mg |
8.4mg |
8mg |
8mg |
鋅 |
4.3mg |
4.1mg |
4.1mg |
4.5mg |
4mg |
碘 |
70μg |
75μg |
75μg |
|
100μg |
銅 |
0.4mg |
|
|
0.45mg |
320μg |
錳 |
83μg |
30μg |
50μg |
70μg |
45μg |
硒 |
16μg |
|
|
|
|
特殊成份 |
|
含益生菌 |
含益生菌 |
麩胺酸3g |
|
|
|
SA100mg |
SA100mg |
藻精蛋白15mg |
|
|
|
乳鐵蛋白25mg |
乳鐵蛋白25mg |
α-乳白蛋500mg |
|
|
|
|
果糖5.7g |
含益生菌 |
|
|
|
|
SA92mg |
SA60mg |
|
|
|
|
乳鐵蛋白25mg |
|
|
|
|
|
PS33mg |
|
|
osaki22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這篇是我在Yahoo知識+上回答與評論的內容,關於表飛鳴的很多相關資訊。
在釋義(表飛鳴)的過程中,搜尋了很多前輩們部落格內容,但總沒有完整解答我的疑惑,因此乾脆直接打電話問武田總公司,也感謝他們不吝解說。再次放在我的部落格中,希望能解開表飛鳴的神秘面紗。
1.「表飛鳴」有分為錠劑及粉劑。
osaki22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5) 人氣()
~原文刊載於2009年6月號《媽媽寶寶雜誌》;詳細文章內容,請至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站閱覽~
飲食要均衡,但對一歲以前的寶寶而言,由於腸胃道發育還不完全,為了避免增加其腸胃道的負擔,且減少引起過敏的機會,有些食物實不宜過早接觸!
健康吉美健診中心營養師趙思姿表示,有些食物因為保存方式、成分及質地等問題,容易引起腸胃道問題,而一歲前的寶寶,因在腸胃道的發育和免疫系統仍未成熟,為避免引起腸胃不適和引發過敏症狀,最好少碰為妙,即使吃,也以少量為原則!
她進一步解釋,大多數的過敏原為大分子的蛋白質,正常的腸胃道功能有足夠的保護力,可抵擋外來的蛋白質入侵,只是嬰幼兒的腸胃道發育還不成熟:消化液分泌不足而無法分解、免疫球蛋白分泌量低,當接觸這些蛋白質時,過敏原很容易進入體內而引發過敏反應。
osaki22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這個問題我認為很經典,附上我的回覆,希望讓更多人清醒,別再追求「適量」、「完美」,也不要聽太多不同見解,到後來還是不知所措,因為大家說的都有道理。
原文如下:
我想知道...
現在的醫學研究指出
osaki22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已經在奇摩的知識+瀏覽一段時間了,看看現在父母關心什麼、困擾什麼。有些問題我不碰,原因是「答不好,可能惹的滿身騷」。這個問題本來屬於「不碰」的範圍,但這次還是給他〝寥落去〞。
所有嬰兒奶粉的營養一定足夠,過度華麗包裝下的營養素不值得花太多錢,因為多出來的錢可能都是在買奶商的〝行銷預算〞。
以下是我的回答:
osaki22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